混沌擺 — 第 22 章 謊言
第二十二章 謊言
“林曉薇遇害那晚,你真的什麽也沒看到?僞造證詞同樣是犯罪,你不想罪上加罪吧?”陳寧嚴厲警告道。
聽到陳寧這樣詢問,他知道自己的謊言即将敗露,便索性承認了:“我确實看到三個人,但我不确定是不是他們殺了林曉薇。”
“你說的那三個人是任毅、劉飛和趙志強嗎?”李剛追問道,“你最好老實交代。”
“我當時拍t了照片,也錄了視頻,看背影,像是他們三個,”張鐵柱回答道。
“既然在案發現場看到人了,為什麽要撒謊隐瞞?”李剛氣得拍着桌子:“你知不知道妨礙警方辦案罪名可不小。”
張鐵柱吓得一哆嗦:“警官,我也是迫不得已,你知道我在任毅手下做事,他勢力大,而且他那個人不好惹,萬一被他知道是我告密,我就完蛋了。”
“看來你是害怕任毅報複?我看你是不撞南牆不回頭,不見棺材不落淚,給你看樣東西,”陳寧語氣平靜,她知道對付這種無賴,光靠吹胡子瞪眼發脾氣不管用,必須得拿出點真東西。
“認識這個嗎?你的賬戶,去年陸續有三筆轉賬記錄,轉賬金額總共三十萬,這個錢是劉飛轉給你的,他為什麽要給你這麽多錢?”陳寧将證據推到張鐵柱眼前。
面對眼前的鐵證,張鐵柱終于松了口:“去年工地坍塌事故,你們應該知道吧?其實那起事故的罪魁禍首就是任毅,要不是他偷工減料……我偷聽到劉飛和趙志強說過這件事,所以就想從任毅那裏搞點錢。”
“你犯了敲詐勒索罪,明白嗎?”李剛敲着桌子警告他。
“再看看這個,”陳寧又将短信截圖推到張鐵柱眼前,“這個也是你發的吧,沒想到,你還有反偵察意識。”
張鐵柱一瞥,臉色驟變,他沒想到任毅居然還保留着那條敲詐短信,而這敲詐短信就是前幾天他發給任毅的。
“你之所以隐瞞案發現場的情況,是想拿着把柄再次敲詐任毅,根本不是害怕他的報複,對嗎?”李剛盯着張鐵柱問道,“而且,在你給他發完這條敲詐短信後,你就辭職了,你是怕任毅猜到是你吧?”
眼看事情敗露,張鐵柱面如死灰地說道:“沒錯,我就是要敲詐他,他也不是什麽好人,還有他那兩個狗腿子,更可恨。”
“呵呵,總算坦白了,那就請你再詳細重述一遍那晚的情況。”李剛放松了緊握的拳頭,要是在外面遇見這種滾刀肉,他早就動手了。
“那晚,我和同事喝完酒,大概12點50 ,路過爛尾小樓的時候,看見三個人鬼鬼祟祟,一個胖子和兩個瘦子,從背影看,像是任毅他們,我想肯定是任毅又幹什麽缺德事了,就悄悄跟着他們,拿手機拍了照片,還錄了視頻。等我再回到爛尾小樓,就看見林曉薇躺在地上一動不動,周明大聲嚷嚷着什麽,他手裏還拿着刀。”
“你第一次路過那裏的時候,并沒有走進去是嗎?小樓裏面的情況你不知道?”陳寧問道。
“是的,我第一次路過的時候,小樓裏面挺安靜的,所以就沒在意,”張鐵柱仔細回憶着。
“你第一次路過小樓的時候最晚應該是1點5分左右對嗎?你看到任毅他們三個,尾随他們,并拍了照片,錄了視頻。你再次回到小樓的時候是一點半左右,發現命案,立即報了警,報警後,遇到了孫大民。”陳寧問道。
張鐵柱點頭确認,随後在審訊筆錄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夕陽的餘輝斜斜地灑在剛封頂的大樓上,金色的光芒與灰色的混凝土形成鮮明的對比,仿佛是給這座即将竣工的建築披上了一層勝利的披風。
兩個經驗豐富的建築工人正站在地下室內的梯子上,進行最後的收尾工作。他們用刷子輕輕塗抹着牆面,修補着細微的裂痕,力求讓每一寸牆面都平整光潔。
突然,一陣異響傳來,兩人不約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工作,眼中閃過一絲不安。他們尋找聲音的來源,卻一無所獲。
緊接着,原本穩固的牆體開始出現細微的扭曲,仿佛有什麽未知的力量在內部蠢蠢欲動。
“不對勁!”吳強低聲說道,緊緊握住手中的刷子,随時準備應對突發狀況。
老林迅速放下手中的刷子,警惕地環顧四周,但一切似乎有恢複了平靜,只有遠處傳來機械施工的轟鳴聲。
然而,這短暫的平靜并沒有持續太久,随着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整個樓頂仿佛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撕裂開來。牆面開始大面積坍塌,塵土四處飛濺,瞬間将兩人淹沒在了一片混沌之中。
“老林,快躲!”吳強大聲呼喊着,同時迅速尋找可以躲避的地方,但在這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任何逃避都顯得那麽無力。老林只能緊緊貼着牆面,試圖穩住身體。
一塊巨大的混凝體板砸中吳強,吳強整個人失去了平衡,摔倒在地。他掙紮着想要站起來,但身體卻像被重物壓住一般動憚不得。
“老林……救我……”吳強用盡全身力氣喊道,但聲音卻被周圍的嘈雜聲淹沒。随着一聲聲巨響,老林和吳強被徹底淹沒在廢墟中。
城市的燈火逐漸亮起,但在這片廢墟之上,只有幾盞應急燈閃爍着微弱的光芒。工地的空氣沉重得幾乎要凝固,每一個在場的人都沉浸在一中難以言喻的震驚之中,他們心裏既暗自慶幸死的不是自己,又為被淹沒在廢墟之中的兩個人感到惋惜。
警方和消防隊員忙碌的身影在夜色中顯得格外醒目,他們一邊清理現場,一邊進行調查。工人們三三兩兩地站在不遠處,低聲交談。
随着搜救工作的持續進行,整個工地彌漫着沉重而壓抑的氛圍。消防隊員們緊張而有序地工作着,用盡全力尋找可能的生還者。
幾個小時過去了,當第一縷曙光穿透雲層,照亮這片廢墟時,一個令人心碎的發現打破了現場的寧靜。
一名女性遺體首先被挖掘出來,她靜靜地躺在那裏,面容安詳,仿佛只是陷入了沉睡。然而,周圍的人們都知道,她已經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不久後,又傳來了更加沉重的消息,吳強和老林的遺體也相繼被發現。
這時,一個工人突然想起了什麽,他神色凝重地走到警察面前,低聲說道:“我之前在地下室幹活的時候,只看到吳強和老林在那裏。那個女人是吳強的妻子,她為什麽會出現在這裏,我就不知道了。”
這個工人的話像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在場的所有人都開始議論紛紛,猜測着這個女人出現在這裏的原因。
有人猜測她可能是來探望丈夫的,不幸遭遇了這場災難。但無論真相如何,都已經無法改變這個悲慘的事實。
随後,警方迅速介入,對新樓坍塌事故展開了全面的調查。專業的技術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了細致的勘查,從施工設備到建築材料,每一項都進行了嚴格的檢測和鑒定。
經過一系列詳細的檢查和測試,結果顯示所有的施工設備和材料都符合國家标準,沒有任何質量問題。
同時,警方也對參與施工的作業人員進行了詳細的詢問和調查。這些作業人員都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他們嚴格遵守施工規範和安全操作規程,沒有發現任何違規操作或疏忽大意的行為。
在綜合了所有的調查結果和證據後,警方最終将這次坍塌事故定性為意外。這個結論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震驚和無奈,因為他們知道,那個黑心的包工頭任毅和這次事故一定脫不了關系。
“說吧,你是怎麽作假的?張鐵柱已經坦白了,而且我們也已經找到确鑿的證據,無論你說與不說,結果都一樣,”陳寧雙臂交叉,目光緊鎖任毅。
“快點交代,那可是三條人命!你就這麽心安理得吃人血饅頭!”李剛憤怒地地拍打着桌子,怒不可遏。
“實際上……我們有兩份清單,其中一份是專門應付各種檢查的。警官,您得體諒我們做工程的,現在房地産行業那麽不景氣,如果全部都用最好的,我們實在承擔不起啊!”任毅撇着了撇嘴,解釋道。
“…..技術人員為什麽沒有檢測出來問題?”李剛險些脫口而出的國粹在陳寧的警告下硬生生地憋了回去。
“警官,這您就不懂了,工程項目,從立項到施工,這中間的過程太複雜了,要經過重重關卡,哪個關節,我們都得疏通,”任毅依然是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讓你交代問題,你別扯其他的,”李剛再次拍響了桌子。
“任毅,據張鐵柱供認,他在林曉薇遇害那晚他見過你,并拍下照片和視頻企圖勒索你……”陳寧話說一半停頓下來,觀察着任毅的反應。
“我……我……沒有殺她,我只是想……那個她,劉飛和趙志強可以給我作證,”任毅冷汗直流,結結巴巴地回答道。
“你別忘了,你們是一夥的,證詞不可信。”李剛嚴肅地說道。
“警官,我真的沒有殺t她。當時劉飛和趙志強在外面把風,我在裏面。辦完事後,我本來想着再羞辱一下林曉薇,可沒想到有人經過,我只好堵住林曉薇的嘴巴,吓唬她說敢發出聲音就殺了她,只是想吓唬吓唬她。”任毅繼續狡辯。
“你說你看到有人經過,大概是幾點?”陳寧問道。
“大概……12點一刻……左右……”任毅的聲音小得只有他自己能聽到。
“大點聲說,有膽做沒膽承認!”李剛猛得站起來,吓得任毅雙腿一縮。
“12點一刻,12點一刻,”任毅提高音量重複了兩遍。
“你們三個離開小樓的時候是幾點?”陳寧思索着,記起張鐵柱曾說自己大概1點5分到達小樓。
“1點左右吧,具體時間記不清了,”任毅低聲回答。
“你看到人路過時停了下來,待他走遠後,你又繼續對林曉薇施暴,直到淩晨一點。你和林曉薇之間發生了激烈的沖突,你失手刺了林曉薇一刀。”李剛猜測道。
“警官,我沒有殺她,當時那把刀在劉飛手裏……對,那把刀是劉飛遞給我的,他聽到林曉薇喊叫,就走進來。我怕她的叫聲引來人,就比劃着吓唬她,然後我們就撕扯起來。我看到她倒在地上,我手裏都是血,我吓壞了,就趕緊往外跑。警官,我是誤傷,我沒有想要殺她。劉飛那個狗東西敢借刀殺人陷害我。”任毅咬牙切齒地罵道。
“任毅并非左撇子,這排除了他刺中死者左胸的可能性。他聲稱誤傷林曉薇後便匆忙離開,因此,我們推斷在他離開後,除周明外,案發現場還有第三人存在。”陳寧坐在辦公室內,輕揉太陽穴說道。
“案發當晚,周明于十一點後離家,而死者遇害時間在淩晨12點5分至1點之間。孫大民首次經過小樓是淩晨12點一刻,任毅聲稱他于淩晨1點離開。張鐵柱則在淩晨一點半報警。這意味着,第二位嫌疑人的出現時間應在淩晨1點至1點半之間。”李剛邊轉筆邊自言自語。
“周明十一點便離開了家,但直到淩晨一點後才出現在案發現場,這兩個小時的空檔,他的行蹤成謎。”李剛眉頭緊鎖。
“陳隊,快看!”周倩興奮地沖進陳寧辦公室,手中握着一塊石頭,“這上面确實有周明的指紋,您真是料事如神!”
“辛苦了,小周法醫。”陳寧戴上手套,輕輕拿起石頭,“周明的手剛好能握住這塊石頭。有了這塊石頭,我們離真相就更近一步了。”
“周明他會告訴我們嗎?他連完整的句子都表達不清。”李剛提出質疑。
“不妨一試。我已經邀請了自閉症領域的專家,她會盡快過來協助我們。”陳寧自信滿滿地回答。
李剛聞言,眉頭微皺,但随即舒展開來,似乎對陳寧的決定抱有一絲期待。“自閉症領域的專家?這确實是個新穎的思路。但你确定她能從這個孩子身上得到什麽有用的信息嗎?”
陳寧微笑着點頭,“自閉症并不意味着無法溝通,只是溝通的方式可能與常人不同。周明雖然語言表達受限,但他的感知能力和專注力往往超乎常人。這塊石頭很可能是幫助讓他說出真相的催化劑。”
“而且,”陳寧繼續說道,“自閉症專家對這類孩子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獨特的溝通技巧。她們能夠洞察到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甚至解讀出孩子未說出口的話語。我相信,在她的幫助下,我們一定能夠解開周明心中的謎團,找到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