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鶴(重生) — 第 5 章 卷帷望春山(一)
第5章 卷帷望春山(一)
又見到裴夕舟了……
蕭疏的風伴着雨絲吹來,梅長君垂在裙邊的手驀地握緊。
承天書院為世家貴胄而設,自然少不了身為王府世子的裴夕舟,梅長君更是早就知道裴夕舟會來。
因為這便是沈首輔要她付出的代價。
數月前,顧憲攜禮登沈府,詢問如何能夠得到梅長君所服之毒的解藥。他本以為需要自己手中權力做交換,或是需要顧珩日後為沈首輔做些什麽。
可沒想到的是,沈松捋着胡須,沉吟片刻道:“顧珩随軍出征,承天書院的名額不能浪費,我已看到你将顧長君的名字報了上去。”
“她本是我墨苑的好苗子,如今成了你的女兒,入了世家之中,便為我辦一件事吧。接近王府世子裴夕舟,從他那裏探出國師的消息。此事完成,解藥自會奉上。”
梅長君得到顧憲的轉達後,半晌沒有言語。
墨苑的毒藥出自南疆一個滅絕了的門派,前世的梅長君傾皇族之力,也無法得解。如今沈首輔權勢正盛,顧府尚且受其鉗制,若想得到解藥,只有完成交易。
梅長君本不願與裴夕舟有更多牽扯,但為了解毒,她已別無選擇。
微涼的雨絲拂過梅長君的面頰,她驀然回神,壓下了心中翻湧的思緒,眸含笑意,隔着雨簾向裴夕舟微微一禮。
裴夕舟淡淡點頭示意,顯然是認出了她。
京郊梅林初見,她鬓發微亂,衣衫帶血,清透的眸光卻燃着一團灼豔烈火。今日書院開啓,已是顧家長女的梅長君雖未盛裝,廣袖紅裙不染一絲雜質,已是燦若明光。
從梅林到書院,無論素衣或是華服,她一雙明眸似點漆,神色沉靜清淺,透着一種十分清淡的潋滟。
裴夕舟又憶起雲亭給他念叨的消息。
顧府新接回的大小姐……
他微微垂眸,将竹骨傘壓下。
梅長君同樣斂目垂首。
她望着青石板上層層散開的水紋,眸中笑意盡褪,取而代之的是初聞沈首輔給出條件時的冷靜與思索。
“長君姐姐怎麽在這站着?”
一片鵝黃錦裙微晃着出現在梅長君的眼前。
“顧家聲名在外,姐姐初到京都,最好謹言慎行,不要失了風範為好。”
顧绮妝得明麗動人,蛾眉婉轉,檀唇點朱,在梅長君擡眸時對她眉尾一揚。在她身側的一位少女着淺紫衣裙,身段玲珑纖細,眼波流轉間神态極為清傲。
……在府裏不敢來正院,今晨上學也不願與她同行,如今找到朋友,便齊齊出現在眼前了?
梅長君覺出幾分好笑來。
“绮姐同她說這些做什麽?我們與她本是道不同不相為謀。”
“總歸是一個府裏的,”顧绮無奈地搖了搖紫衣少女的袖子,低聲道,“當然,江家向來不與首輔一黨多言,渺然妹妹若是不願,在書院內我定不會多理她的。”
江渺然這才滿意地點了點頭。
江家,清流派,不知與前世那位以身死谏、最終被逐出家族的江繼勝有沒有關聯?算算時日,應當便是明年了……看着滿面清高的江渺然和顧绮,梅長君忽然覺得沒什麽意思,對她們淡淡一笑。
“妹妹放心。”
她帶着女使轉身離開,一路行過回廊,便到了位于正中的學堂。幾個梳了雙丫髻的女使坐在外間的桌上,給新來的學生們登記造冊。
梅長君寫好名字,站在門邊向內望去。
學堂裏已來了不少人,三三兩兩地聚着。年紀小些的在說笑打鬧,年紀稍長些的在像模像樣地論着經史子集。有人的書案幾乎都是連着的,其中有些筆墨紙硯同出一處,似在彰顯着主人們相熟的關系。
梅長君的視線游移至後方,便覺一處空空落落,有些紮眼。
那是誰的位置?
四周無人,孤零零的一張書案上并無名家墨硯,看起來有幾分普通。但在幾張素箋旁,一支沾了墨汁的毛筆簡單地搭在一塊木片上,恰恰吸引了梅長君的目光。
這筆擱好像是……崖柏?
梅長君提着自己的書匣,穿過熙攘的學生們,選定了它右側那方書案坐下。
此處居後、鄰窗,周遭無人,顯得格外清靜。
梅長君取出文房四寶放好,又從書匣中摸出一卷書來細看。
不知過了多久,學堂內吵嚷的說話聲忽然低了下來。
先生來了。
梅長君等的人也來了。
學生還未到齊,先生垂首整理教案,學堂內的議論聲又漸漸大了起來。
裴夕舟立在先生身側,聽他說了幾聲囑咐後,躬身行禮,轉身向下走來。他望向自己的座位,有些意外地發現了一個熟悉的紅衣身影。
梅長君并未擡頭。
直到裴夕舟走近,坐下,取過素箋放在案幾上,沾水研磨,她才放下手中書卷,側眸轉身。
裴夕舟冷白修長的手指正搭在墨塊上,指間染上了幾分墨色。
察覺到身旁人細微的動作,他手指微頓,同樣側眸望來。
學堂外雨聲已歇,日破雲出,晨光透過紗窗照在書案上。
她眉目盈盈,淡淡一笑。
“……真巧。”
裴夕舟點點頭,并未答話。
真是同前世如出一轍的惜字如金。
梅長君深知他的性子,眼尾微挑,并未放過他,而是淺笑問道:“世子不好奇我的身份,也不好奇我為何初見時便将你認出?”
裴夕舟擱下墨塊,用素帕拭去指間墨跡。
“當日家中小厮多言。”他執起毛筆,冷玉般的眸子裏是十足十的淡漠,“顧大小姐初入京城,便能從寥寥數語中拼湊出我的身份,如今數月已過,想必更是知之甚深——”
“自然是該知曉的,都知曉了。”梅長君撐着臉,輕聲道,“但,那又如何?”
裴夕舟對她印象尚佳,難得多言想勸她換個位置,以免初入書院便與其他弟子起了隔閡,卻被她輕飄飄的話語堵住。
他眸中漫出幾分不解,仿若一枚稀世好玉染了霧色。
不應該是順臺階而下,待下課後挪去其他地方麽?
就像過往的其他人一樣。
裴夕舟側過身,向梅長君望去。
少女端然坐在案邊,眸色靜如豔烈無聲的春陽。
他握着毛筆的手指有一剎那的緊繃。
但僅僅是片刻便放松了。
“随你。”
裴夕舟收回目光,筆落紙上。
疏朗的瘦金體,透着些許清冷孤靜。
梅長君的心中湧出幾分複雜。沈首輔要她接近裴夕舟,自然備好了一切,其中便包括記載着他信息的書卷。
墨痕深淺,一如書中內容浮沉。梅長君從未想過,前世受世人擁戴的少年國師,在更年少時,早已閱盡世事寒涼。
“今日講《中庸》。”
堂上先生溫厚的聲音傳來。
梅長君收回思緒,靜靜聽着。
一入學便從四書講起,若無基礎,應當會覺得內容晦澀艱深。但能入承天書院的世家子弟本是家族中的精英,因此衆人神色皆是如常。
先生講到興起處,還會喚人起來回答。
裴夕舟便是先生重點關注的對象之一。每每講到緊要處,他總被先生點起,然後面色平淡地對答如流,清冷的聲音如叩擊玉石。
“答得好,答得好呀。”
先生的話語裏滿是贊賞,可轉身時眸中又隐隐浮現一絲慨嘆。
芝蘭玉樹的少年,為什麽偏偏……
他幾不可見地搖搖頭,繼續講課。
座下的學生們就沒這般收斂了,更有幾人直接眸含不屑地望了望裴夕舟的方向,順帶發現了娉婷端坐一旁的梅長君。
窗外日光上移,照在學堂外牆盛放的薔薇上,課已結束。
一截鵝黃衣袖打在梅長君的書案上。
“你怎麽坐這兒?”
顧绮壓低的聲音裏有着驚怒和不解。
梅長君一邊整理筆墨,一邊答道:“這裏清靜。”
“可你身邊——”
顧绮悄悄掃了裴夕舟一眼,只見他仍是不緊不慢地在紙上書寫,仿佛并未将注意力投在這邊。
“總之你換個位置,實在不行……”顧绮蹙了蹙眉,“我讓我身後之人騰出位置來,讓與你坐。”
梅長君并未回答,慢慢地将最後一卷書收入書匣。
“我們總歸是一個府裏的,雖然有些龃龉,但大事上不會害你。”顧绮的聲音透出幾分真摯。
“你的好意我明白,”梅長君抱着書匣,擡眸笑道,“只是我喜歡坐在這裏。”
望着油鹽不進的梅長君,顧绮無奈地瞪了她一眼,揮袖離開。
梅長君也站起身,對着仍握着毛筆坐在書案邊的裴夕舟輕聲道:“我先回啦。”
裴夕舟輕“嗯”一聲。
待她走遠,他才緩緩拿起最後寫的那張素箋。
若是梅長君在此,便會發現,寫字一向盡善的裴夕舟,有幾字的筆鋒竟有些偏離。
今日書院放得早,梅長君并未直接回府,在酒樓雅間用完午膳後,對女使吩咐了幾句,自己一人戴着白玉面具拐入了附近的一家茶樓。
她約了一位掌櫃,要談京城南側那大片荒山的歸屬。
桌上的茶水漸漸被燒沸,白瓷壺口水汽蒸騰。
梅長君看着氤氲的霧氣,細細理清自己的記憶。
京郊南側的荒山十分冷寂,一向少有人煙,前世直到新帝登基時,為鍛造兵器派人勘探四方,才發現其中富含鐵礦。
自晉國向民間征收鐵料鑄刑鼎以來,歷朝歷代的冶鐵業不斷發展,如今大乾的冶鐵業更是達到了空前的水平。可大乾雖然幅員遼闊,但被發現的鐵礦産地并不是很多,只有晉城、長治、平定、盂縣等十餘地。
起初,大乾只有幾處官營的鐵冶所,其中以交城的雲子鐵質量最好,專供制兵之用,但由于官員管理不善,最終置罷無常。為了促進冶鐵業的發展,皇帝在數年前便頒布了新政,下令除了官營鐵冶所外,有能力者可以自行建造民營鐵冶場。
而想要建立鐵冶場,首先需要有礦。
賣礦山的人來了。
一位中年掌櫃躬身走了進來。
他見梅長君小小一團坐在椅上,面上恭敬的神色并未發生變化。京都世家子弟極多,總有幾位得家中看重、可以任意支使大額錢財的,買幾座荒山早已不是新鮮事了。
梅長君并未刻意壓價,簡單談了一個數字後,便靜靜地等掌櫃拟定契書。冶鐵本就有着厚利,更何況不久後江浙亂局漸起,蠻夷犯境,更是急用兵器。梅長君能以荒山的價格拿下礦山,自然也不計較那一分一厘的得失。
“掌櫃可知,京都除墨閣外,還有何處能夠請到優秀的管事?”
梅長君簽完字,将銀票遞給掌櫃,聲音清清淡淡地響起來。
掌櫃一邊躬身接過,一邊道出了幾處地名。
待梅長君點頭後,他再次行禮出去,守在屋外的女使們走了進來。
梅長君擡手慢慢摘落自己的面具。
白玉面具滑下,帶着鬓角的薔薇花灑落肩頭,襯得她愈發清致動人。
“大小姐的花掉了……”女使笑着從梅長君肩頭拾起落花,收入帕中,道,“府裏花園中也栽了一水兒的薔薇,說是從江浙一帶運來的新種,比書院裏的好看,等會兒回府時帶您去挑幾朵?”
梅長君嗅着薔薇的清香,笑着點了點頭。
江浙的薔薇也盛開了。
難得空閑的顧珩站在花影中,手中握着梅長君前些日子送出的家信。
親随穿過茂密的花簾,走到顧珩身前跪下。
“查清楚了?”
頂上傳來顧珩輕柔和緩的聲音。
親随雙手握拳,行禮道:“大公子,我們的人跟着去,最後在一處小巷中發現了……”
聽完彙報的顧珩唇角笑意愈發柔和。
“今日是個好天氣,适合出門。”
他将信箋收入懷中,拿起靠在架旁的長劍。清亮的日光打在劍鞘上,不時反照出一道寒光。
“早日解決,便可早日歸家。”
顧珩桃花眼含笑,踏着一地薔薇走出院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