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鶴(重生) — 第 3 章 晚來天欲雪(三)
第3章 晚來天欲雪(三)
是與記憶中相似的清隽眉眼,仿佛山水墨色染就而成。
日光透過橫斜的枝條,落在裴夕舟發間的白玉冠上,灼灼清輝壓過了滿林雪色。
梅長君淡淡看着,眉宇間掠過一抹清霜煙雨。她雙眸微阖道:“世子不必憂心,我并未聽到什麽。”
裴夕舟已注意到馬車上的顧府标識,眸中的寒色漸次褪去,淡淡點了點頭。
看着他預料之中的反應,梅長君眉目舒展。顧府清正之聲在外,再加上他一向淺淡的性子,想來也不會挂懷。
梅長君眼尾微揚,清透的眸光映在裴夕舟眼中,輕輕一晃,如靜水微瀾。
車簾落下。
裴夕舟與雲亭的腳步聲漸漸遠去。
梅長君慢慢阖上雙眸,良久,唇畔溢出一聲幾不可聞的嘆息。
“姑娘,公子回來了。”
馬車外傳來小厮的聲音。
梅長君睜開雙眼,再次掀開車簾,便見顧珩騎在馬上,對自己安撫地笑了笑。
“我騎馬與你們同行。姑娘想必有許多疑問,但不要憂心,回府處理好傷勢後再談其他。”
梅長君點點頭,不經意間望見那顧珩身後那幾株稀疏的梅樹,漸漸垂下眼簾。
多少年前,她隔着梅樹看過裴夕舟一眼。
那時她及笄不久,身為殺手初到京城。
裴夕舟已經接任了國師之位,被世家子弟們簇擁着來到梅林。他身着茶白外袍,身形修長,發間同樣是一頂純白無瑕的玉冠。
梅長君躲在梅樹後面,好奇地望着這位在京城聲名鵲起的少年國師。
身邊人含笑奉承,裴夕舟卻不為所動,白璧無瑕的側臉在日光照耀下顯得愈發清隽。
只有望着梅枝時,他清淡的眸色方變得柔緩,仿佛清風明月都被攬盡在懷。
為避開衆人,裴夕舟移了步子,不經意間恰好望向了梅長君所在的方向。
林中初遇,一眼萬年。
馬車緩緩駛出梅林。
梅長君安靜地坐在車室內,過了許久,才在心中輕聲道。
故地重見、故人相逢……可無論今後怎樣,他都與我無關了。
……
天暗得極快,回到顧府時已是暝色四起。
“你說……顧公子過會兒來為我治傷?”梅長君望着女使,眸中是并未掩飾的詫異。
“如今這個時辰,不方便去宮裏請太醫,京都醫館中的醫師則是比不上大公子的。”
“姑娘放心,公子少時便師從醫谷大長老,”女使笑着解釋道,“公子在去年通過了最難的一級考核,即便是比起宮中那幾位德高望重的老太醫,他的醫術也是不遑多讓的。”
醫谷聲名在外,能通過最難一級考核的人更是鳳毛麟角,前世為了解毒,自己還去過幾次醫谷……梅長君點點頭,任思緒信馬由缰。
逃亡一日,梅長君的身上傷痕累累,各處傷口結了血痂又被磨破。追兵緊追不舍,她刻意忽視掉了傷口的疼痛,如今到了安全的顧府,心中大石落地,才發覺自己渾身骨頭仿佛行将散架。
略略坐了一會兒,顧珩來了。
他熟練地拿起燒過的銀剪,緩緩剪開梅長君身上混着血色的衣衫,再用紗布與溫水為她清洗傷口。
滲出的新血一滴一滴落在地上。
梅長君輕輕閉上雙眸。
“疼麽?麻沸散的效果可能有限,我再輕些。”顧珩動作一頓,輕聲問道。
梅長君睜眼望向顧珩,一向平淡的眸色晃了晃。
前世的殺手生涯中,無人擔憂自己疼不疼。後來回到皇宮,雖是錦衣玉食地照料着,但毒發時的疼痛仍是無法免去。
只是梅長君已經習慣了一個人忍着。
如今的身體還未經受過訓練,治傷時的疼痛刺激着梅長君的感官,顧珩一句問話,竟讓她心口微澀。
是有些疼的。
她輕輕答了一聲,顧珩明顯放柔了動作,小心翼翼地給梅長君上藥、縫合。
肩上那處最大的傷口有些猙獰,他蹙着眉頭處理。
長針紮進,梅長君身形一晃,輕輕嘶了一聲。
細微的聲響傳入顧珩耳中,他長眉微蹙,凝神想了想,問道:“你在墨……還沒有真氣吧?”
這問得有些跳躍,顧珩補充道:“我想起還剩下幾顆醫谷的止疼藥,但它有部分材料與真氣相沖,若未曾習武,反倒無礙。”
得到梅長君肯定的答複後,顧珩面色一喜,急忙差人去自己房中取藥。他因着習武一向不用此藥,這幾顆擱置了許久,一時半刻确實難以想起。
不出片刻,小厮将裝着藥丸的玉瓶交至顧珩手中。
藥丸服下,頃刻便起了作用,梅長君靜靜靠在床上,接下來的縫合與包紮順暢了許多。
處理完畢,顧珩将銀剪和被血浸濕的紗布收入盆中,對梅長君笑道:“姑娘受傷頗多,但都未傷及要害,不必憂心。我去寫個方子,之後按時服藥,短時間內不能劇烈運動,靜養一月便能好全了。”
梅長君輕聲道謝。前世久病成醫,因此她一眼便能看出顧珩醫術的精湛。
這般醫術,想必也能治好桑泠的傷吧。
她想了想,問道:“顧公子,不知桑泠現下如何?”
“我已派其他醫師去看了,”他察覺到梅長君眸中的憂色,桃花眼微挑,道,“姑娘若是憂心……那我便去看看。”
顧珩向隔壁屋走去。
梅長君心頭微定,在女使的服侍下簡單梳洗,慢條斯理地用着晚膳。
夜色漸深,顧府檐下一盞盞燈籠次第亮起。
“她腿傷較重,我剛剛看過,也開了方子,日後慢慢修養,還是能夠與常人無異的。”
折返回來的顧珩簡單交代了幾句,看了看梅長君的氣色,又對女使囑咐道:“她半夜可能會有發熱,你們好好守着,拭汗降溫。”
“姑娘早些休息,其餘事情等明日再到書房相商。”顧珩望着已在床上躺好的梅長君,輕聲道。
他笑意融融,眸中似有春晖千丈,讓人心安。
目送顧珩離去後,梅長君終于卸下心防,迷迷糊糊地睡去。
一夜無雪,顧府上空黑沉沉的天綴着幾點星光。
破曉時分,顧府書房。
檀木書案上堆着文書與紙硯,桌角的小銀爐內火光悠悠,泛着青色。
一個低沉的聲音從書案後的屏風傳出,話語間是壓抑的激憤。“如此早便将你喚來,是因為剛剛傳來的消息。江浙改稻為桑之事,基本已成定局。”
顧珩停下了整理文書的動作,凝神回道:“沈黨與清流派短兵相接,争利之間的一個政策,不知又要牽涉到多少百姓的身家性命。”
他話音一轉,語調變得有些擔憂:“父親本應被派到江浙一帶,今晨可是聽到了什麽風聲?”
“首輔不願讓我過去。”顧憲腳步沉沉,從屏風後邁出,行路間有着一種籠蓋四野的氣勢。
顧珩面容一肅,回想起此事的來龍去脈。
前些日子,內閣衆臣面聖,沈首輔借機挑出了在江浙一帶企惡裙伺二兒而無酒一四啓付費整理改稻田為桑田的設想。桑田種桑,用以喂養桑蠶,所得蠶絲入織造局,制成絲綢再銷往海外。陛下聽其言利,欣然應允,全然不顧貿然改稻為桑的後果。
賦稅何改?糧食何來?
顧憲苦勸無門,潑天巨利在前,如何喚得起沈松心中那點良知?
“我得知了從江浙一帶傳來的消息。如今早春,稻種還未下播,便已有官兵去各家各戶進行搜查,收繳甚至損毀稻種。”顧憲閉上雙眸,低啞的嗓音難掩哽咽,“此番下手太狠,一下子砍掉了八成的稻田,百姓生計着實堪憂。”
顧珩的桃花眼中泛起沉霧,思索片刻後問道:“今年尚未播種,若是等開春之際種下桑苗,再到日後賣出好價錢,或許……”
顧憲搖了搖頭。
“江浙一帶的形勢你不甚了解。桑田征稅高于農田,再加上當地官商勾結,想必會将百姓的利潤往死裏壓。加之無稻便無糧,從外地運糧阻礙重重,屆時糧價坐地而起,甚至直接缺糧,又當如何?”
顧憲一邊說着,黯然的眸中隐有淚光。
“不是為父過于悲觀,實在是當今朝堂風氣如此。百姓吃不上飯,自然生亂,今年不反,民怨積壓之下,明年必反!我被視為沈首輔一黨,日後少不得要與其同落,我只願在此之前真真切切地去到江浙,而不是眼睜睜地望着這既倒的狂瀾。”
這最後幾句的語氣頗為沉重,略微放大的音量穿過隔窗,傳入了剛剛趕來的梅長君耳中。她醒得早,心下一直壓着事情,便向女使問了顧珩的所在,緩步走來,恰好聽見顧憲的慨嘆。
梅長君悄然退至一旁,腦中思緒翻湧。
顧尚書此時因無法前去江浙而嘆息,但其實他之後還是去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改稻為桑一年後,江浙官府極亂,外有蠻夷,內有反民,一派水深火熱。
朝中無人,顧尚書有澄清天下之志,拯救萬民之心,毅然領将軍令,奔赴戰場。據傳出征那日,他向皇城一拜,轉身上馬,衣袂翻飛間已有千古之感。
梅長君思索間,顧珩随着顧憲走出書房。
顧珩武功甚高,走至門邊便覺不對。
“誰在此處?”
他向梅長君藏身之處走來,一雙桃花眼裏如有寒霜。
檐角梅樹後走出一個小小的身影。
“顧尚書,顧公子。”
梅長君緩步走至兩人身前行禮,目光平和寧靜,并無半點被抓住的驚惶。微風吹過,她新換上的紅裙随風拂動,仿若凜凜初春裏一瓣嬌豔的紅梅。
面沉如水的顧珩神色驟然舒展。
“怎麽起得這般早?這裏有風,還是先——”
未說完的話語被上前一步的顧憲打斷。
顧珩轉身望向父親,只見他眉間浮起些許愕然與震動。
“真像……”
片刻,顧憲似乎想到了什麽,眸底湧出一絲傷色。他拍了拍顧珩的肩膀,輕嘆道:“你有心了,等你母親醒來便帶過去見見吧。”
真像?像誰?梅長君眸中泛起思索之色。
她前世為何沒有遇到這番牽扯?
“小姑娘,你叫什麽?”顧憲低聲詢問,眸中一派慈和。
“民女名喚長君。”
有名,卻不敢道姓。
“那你可願随我姓顧?”察覺到梅長君眸中深深的疑惑,顧憲笑了笑,一擺手道,“是我太心急了,等珩兒同你詳細解釋完,再告訴我你的決定。”
平日裏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的顧尚書,此時竟顯得有些局促。
顧珩看着父親這副樣子,眉梢微挑,無雙的眉眼泛起幾分英邪。他淺笑一聲,對顧憲行禮道:“父親莫要耽擱了上朝,今日珩會同長君細細解釋。”
顧憲點了點頭,再次深深看了梅長君一眼,轉身離開。
“快進屋,別吹久了。”
梅長君按捺住滿腔的疑問,随着顧珩走入書房。
她剛于木椅上坐定,便見顧珩走近一步,慢慢俯下了身。
天光乍破,室內明燭未滅,光暈柔和。
顧珩一雙桃花眼含笑,輕輕按住了梅長君的衣領,細微的觸感隔着綢衫落在頸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