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鶴(重生) — 第 1 章 晚來天欲雪(一)
第1章 晚來天欲雪(一)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細細密密的雪粒從天際灑下,盈滿燈火幢幢的皇城,公主府寝殿外,呼嘯的寒風卷着飛雪斷續地砸向窗棂。
長廊檐下的燈籠也禁不住寒風的侵襲,忽明忽滅地閃了許久,終于散去光芒,仿若盞盞星辰跌落。
梅長君從噩夢中醒來,雲鬓微亂,外衫松散,如玉勝雪的肌膚前一串紅玉雕成的梅花墜子鮮紅如血。
“又夢到墨苑了……”略帶苦澀的笑容自梅長君的唇角漫開。
她定定地望着窗外沉寂的夜色,半晌後才驚覺衣衫單薄,自己病入膏肓的身體早已抵擋不住深冬的寒涼。
睡意全消,梅長君披衣起身,輕輕掀起殿中的珠簾,簾外透進的燭光錯落地映在她火紅的長裙上。
“殿下又做噩夢了?”女使察覺到珠簾細微的動靜,匆匆走進內殿,跪在梅長君身前,眸色含憂,試探地問道,“要去請國師……首輔大人過來嗎?”
女使的話語激起了夢境的回憶,梅長君眸光微凝,沉默了半晌。
裴夕舟近日擢升首輔,從以往清貴卻遠離朝堂的國師,搖身一變成了大乾權勢的中心,連公主府的女使都在不自覺間轉換了稱呼。
其實無論國師還是首輔,都不是對長公主驸馬應有的稱呼,但梅長君一直不曾在意。
起初是因為她以為尋到了屬于自己的光亮,所願皆償,自然不計較這等細枝末節。後來五年,經歷種種,兩人漸行漸遠,在衆人眼中,長公主與國師形同陌路,又何談驸馬二字?
心口一陣劇痛襲來。
梅長君卻習以為常,只是輕輕蹙了蹙眉,唇角反而掠過一抹極淡的笑意。
初見裴夕舟的那一年,梅長君剛好及笄。
那時的她還不是金尊玉貴的長公主,而是不知身份的孤女,幼時便被賣入墨苑,當作殺手培養。
十五歲生辰剛過,她便再次接下任務,遮掩容貌奔赴京郊,準備在半月後的冬獵中刺殺一位朝中要員,卻意外與裴夕舟相識。
比她年長兩歲的少年國師端方清正,光風霁月,好似無邊暗夜裏一抹泛着清輝的光亮。
冬獵那天,情勢萬分複雜,多方下場,梅長君白玉遮面,長劍即将出鞘之時,卻見裴夕舟身陷囹圄。
未有半分猶疑,她轉了方向,一襲紅衣獵獵,将他從泥沼與火海中救起。
時機已失,任務自然失敗,她臨場脫離的行為被同行之人看在眼裏,最後悉數上報。墨苑規矩嚴苛,違抗上令,便只有死亡這一個結局。
梅長君早已對無盡的殺戮感到麻木與厭倦,如今救下裴夕舟,被囚在暗室,未嘗不是一種解脫。
那幾日,梅長君坐在墨苑幽暗的內室中,眸色清淺地望着頂上透來的幾縷微光,神情是從未有過的安然與平靜。
墨苑外的皇城中,卻是波谲雲詭,天翻地覆。
皇帝駕崩,幼子繼位,太後垂簾聽政。朝堂尚未穩固,太後的第一句旨意,竟是要尋找流落多年的長公主。
靜待死亡的梅長君看着暗室的門從外間打開。
她等來了迎她回宮的消息,等來百官朝拜,皇弟為她親封驸馬。
可那道光原來不屬于她,成婚兩載,猜忌、試探、殚精竭慮……她的身體也一日不如一日,幼時所中之毒與到了墨苑後便月月服用的毒藥相混,漸漸深入骨髓。
已知時日無多,梅長君累了、倦了,不再與裴夕舟糾纏,而是故作放縱之态,蓄男寵、會重臣,惟願離開。
“或者宣侍君們前來?”女使小心翼翼的提議打斷了梅長君的回憶。
是該做個了斷了……梅長君側頭想了想,嘴角微彎:“都宣來吧。”
公主府寝殿的燈次第亮起,幾位女使徐徐走近,俯身行禮後恭敬地将珠簾緩緩卷起。
四五個年輕男子走至外殿,在火爐旁烤去滿身寒意後,随女使的指引走到梅長君身前噓寒問暖。
許是通傳得急,他們并未束冠,墨發披在身後,衣衫不算齊整,行動間溫柔款款,自是一股風流。
梅長君眸中劃過一絲笑意,對女使們輕輕揮了揮手。
侍君們原是簇擁着梅長君,餘光卻一直盯着逐漸退去的女使身影。待最後一名女使走出內殿,阖上房門後,侍君們攏衣起身,退後數步後一齊跪下,眸中滿是恭敬。
梅長君倚在書案旁,纖手拿起一本薄薄的契書,并未翻開。
“可以開始計劃了。”
她輕聲道。
侍君們猛地擡頭,齊刷刷地望着梅長君,有些欲言又止。
梅長君纖細的手指劃過契書表面,頓了頓,望向跪在身前的衆人。
“怎麽?舍不得侍君的位置?”
為首的一名侍君張了張嘴,半晌方道:“主子的病情又加重了嗎?”
梅長君并未回答,淡淡一笑。
侍君們怔怔地望向她。
明亮的燭光下,梅長君雪膚墨眉,微亮的雙眸仿若明珠生暈,朱紅柔潤的唇角微微抿起,怎麽看,都看不出她已病入膏肓。
可侍君們心下已經了然:“雖有些倉促,但大體布置均已完成,只待主子下令,便可知會宮中,一同行動。”
梅長君笑着點了點頭,将契書遞給為首的侍君:“你們在府中待了不少的時日,雖方便見面,總歸是有些束手束腳,此事結束,便可回到原本的位置了。”
為首的侍君從她手裏接過象征自由的契書,壓下眸中的痛色,恭聲應是。
梅長君目送衆人退出寝殿。
朔風又起,雪勢漸漸加大,将天地染成一片素白。
梅長君望着窗外白茫茫的景色,憶起自己從幼時一路掙紮走來,所求甚多,如今放下過往,才終于真正地不懼暗夜,看見浮光。
三日後的清晨。
裴夕舟負手站在寝殿前的梅樹下,長身玉立,火紅的花瓣随風落在他的肩頭。
今日天色正好,大雪初霁,熹微晨光從天際灑落。
梅長君在女使的攙扶下走到門邊,便望見裴夕舟如松如竹的身影。
日光清淡,鋪灑在裴夕舟的眉梢,為他隽雅清致的眉眼覆上了一層暖光。
察覺到梅長君的出現,裴夕舟一時沒有動作,只是隔着數十步靜靜地望着她火紅的袍袖,眸光低垂。
梅長君緩緩走入庭院中,走到裴夕舟身前向他一揖:“恭喜首輔大人了。”
裴夕舟從她的語調中品出了幾分許久不見的肆意與輕快,猝不及防地擡眸,細細地望着梅長君如畫的容顏。
他負在身後的手微微握緊,狀似平淡地“嗯”了一聲,又輕輕地問道:“你派女使來告訴我,今夜與我一同賞燈?”
梅長君微微點頭,擡手越過裴夕舟,慢慢地,十分認真地折下他身後的一枝紅梅,遞向他,粲然一笑。
“首輔大人意下如何?”
裴夕舟并未思索便徑直接過。
待梅枝落入手中,他再次擡眸,方察覺梅長君眸中的蕭索早已消散,只剩清澈而靈動的坦然。
裴夕舟心頭一緊,他以為自己看到了兩年前的梅長君,看到了禦花園初見時那令人心折的皓月清風。
“晚些時候,我來接你。”
梅長君點點頭,轉身向寝殿走去。她踏在雪上的腳步聲輕而柔,仿佛能落到人的心尖上。
裴夕舟望着逐漸遠去的紅衣身影,不自覺地擡起手,想要喚住她。
身後梅花飄零,他終是将手擱下,望着手中梅枝,陷入了沉思之中。
日暮,黃昏。
梅長君和裴夕舟着常服,下了馬車,踏入城西燈火通明的燈市。月未升,燈山彩樓便如同皓月繁星,與天空中流雲飛瀑般的焰火交相輝映。
梅長君站在人潮如織的長街上,一改平日裏的淺淡安然,眉眼彎彎,在各處鋪子中流連。
“貴人們要看看面具嗎?”一位白發蒼蒼、眉目慈和的老者指着自己鋪子上放着的面具,笑呵呵地介紹起來,“這幾張白玉面具可是月樓的大師所作,今日上元夜,老朽特地尋來,只為等些有緣人……”
裴夕舟望着鋪子上的白玉面具,眸光微動。
梅長君也有些失神,但片刻後便恢複了正常,嘴角微微一扯,輕輕拿起一張面具,望向裴夕舟。
“你喜歡便好。”裴夕舟的眸光也恢複到以往的溫潤,輕聲笑了笑。
“兩位貴人再看看燈?”老者一手接過裴夕舟遞來的銀兩,另一只手娴熟地取下了一盞精致的花燈,遞在梅長君眼前。
寒風吹過,花燈中飄逸的火光微微跳動,照亮了梅長君和裴夕舟如畫的眉眼。
“……不用了。”梅長君似是想到什麽,笑着搖了搖頭,将白玉面具戴在了臉上。
二人離開燈鋪,穿過人潮,緩緩向位于正中的燈山走去。
細雪漸漸落下,風中燭火微晃,燈山的光芒逐漸朦胧。
歡樂的人群中突然傳來幾聲驚叫。
幾名黑衣人從側方陡然掠出,手中長刀映照着斑斓火光。
“小心。”
他身後傳來她的驚呼,以及一聲長刀入體的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