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珊珊符佑霖 — 第 37 章
“什麽?”
遲珊珊震驚于這個能量公式, 從前也不是沒聽符佑霖洩出過一星半點, 但她總覺得要定下這個公式是一件很難、很遙遠的事,沒想到這麽輕輕松松的, 就給辦成了。
遲珊珊這麽意外,無外乎是她對科學研究還不夠熟悉的緣故。
雖然跟她同一寝室的是劉茜這個科學女狂人, 但是劉茜也不會輕輕松松就能把穿越能量公式解釋給她聽, 所以遲珊珊對此可謂是一竅不通。
每次遲珊珊聽說進度條又往前長了, 還以為還有一段長征路要走, 沒想到這麽快,就有了實質性的突破進展。
“接下來的實驗, 就不是插電線了。我們會根據這個公式,模拟你回溯時間的動态條件,你看看能不能借此回到過去。“
為了做這個實驗, 實驗室的設備都升級了。不過這個實驗剛開始, 當然是失敗了。
遲珊珊并沒有能回到過去,她的意識也沒有能夠進入異域空間。
科學實驗嘛, 總是在無數失敗中建立起來的,遲珊珊也不着急,老神在在跟着做了好些奇奇怪怪的實驗。這就當是公式拟定的犒勞吧, 給科學家們狂歡一下。
符佑霖也很激動,跟遲珊珊說:“既然公式定好了, 我們就要着手研究不以生命為代價的穿越方法了。”
遲珊珊心說,你們能掌握以生命為代價的穿越方法就很不了得了,居然還想研究不以生命為代價的。
不過研究是科學家的事, 她也不會妄加非議就是了。更何況,看得出來科學家們也是為了遲珊珊的生命安全着想,才會選這更高難度的研究大方向。要不然,一直用遲珊珊的生命來換,來研究,豈不是更方便快捷?
遲珊珊對科學家們有些感激,這天她拿下那個像宇航員頭盔似的沉重圓形頭盔,就出了實驗室。
要說發生大事,國家一直在發生一些大事,只不過背地裏,有不少事被遲珊珊和遲珊珊的團隊攔下罷了。
是的,遲珊珊現在也是有團隊的人了,她的團隊負責觀察新聞和一些內部事件,并把可疑的事件報給遲珊珊,由遲珊珊決定要不要回到過去。這省去了遲珊珊很多精力,畢竟一個人不可能有那麽多時間去看海量新聞。
這一天,遲珊珊就從送上來的情報和新聞裏,發現了一則某涯論壇副主編心髒病突發猝死的新聞。遲珊珊立刻感覺到了一股陰謀的氣息。
某涯是個大論壇,版塊分類涵蓋娛樂圈、水表圈、歷史圈、人文圈等所有你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圈。遲珊珊就是個喜歡去水表圈當吃瓜群衆的人,水表圈的帖子看久了,就能明顯感覺到這裏頭混了許多網特,哪個分類圈裏都能扒出一些故意帶節奏的帖子或id。
而往往占據優勢的也是這些故意帶節奏的帖子或id,不是被加精,就是反對言論被删除,遲珊珊雖然只看不發表意見,但也能很明顯感覺到編輯删帖的傾向性。要說這個利益圈,這些id和id背後的人跟某涯編輯沒有牽扯,遲珊珊是不信的。
最近正好是華國要整頓網絡輿論的風口浪尖上,在這浪尖上,某涯的某個副主編突然猝死了,這就很值得人深思了。
遲珊珊打電話讓楊荊去調查這個副主編的信息,卻不想楊荊在那頭說:“正好調查到他頭上,信息網絡安全部的還沒來得及收網動手,他就死了。”
這下子遲珊珊是一點不懷疑了,因為她确信有貓膩了嘛。
于是就跟楊荊說,自己會回到過去一趟,必須攔下這個編輯的猝死。
就這樣,遲珊珊回到實驗室,戴上頭盔回到了過去幾天。她立刻打了電話給楊荊,讓楊荊安排。
這個副編輯是猝死在自己車裏的,據說是勞累過度。但是他死掉的時間點實在是太蹊跷了,蹊跷到讓人不得不懷疑是不是這裏面有什麽陰謀。
國安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國安的人先調查了一番這個副編輯李陽的飲食起居。李陽的飲食很正常,一日三餐都在正點上,因為是副主編了,責任有主編擔,事情又都有手底下的人來做,他也不太加班。日子過得可謂是滋潤又和諧,勞累過度導致猝死什麽的,好像跟他的生活習慣不太搭邊。
這樣一來,遲珊珊所得到的情報看起來就很蹊跷了。
這怕不是有人為了滅口故意殺人哦。
沖着這個方向,國安的人又篩了一遍李陽的日常生活,當天他會猝死在車上,要麽是車裏有什麽,要麽就只能是他吃的早餐有什麽了。
李陽習慣吃他老婆做的飯,通常是一籠小包子。
這些小包子則是超市裏買的。
國安的人料想下毒不可能在超市裏下,那就只能是下在已經買好的包子裏了。是誰下的毒暫且不去管,先要排查掉包子裏有沒有人下毒。
國安辦事跟刑偵的辦事不太一樣,是不拘一格的。所以在這個李副主編和他老婆都上了班的時間裏,國安部裏最會撬鎖的人撬開了李陽的家門。
撬開家門後,另一個國安的人一邊戴手套,一邊打開了李陽家的冰箱,從裏面拿出了那包小包子。
然後就是一個個的檢查,過了一會兒,那個人手裏捏着一個凍成塊的小包子,指着某一點說,“老大,這個包子上有個針孔。”說着,這個工作人員就把這個小包子的一側遞給了後跟進來的一個男人看。
這個男人也不用手去拿,只瞪起了眼,側過頭來仔細看那個針孔。這個小包子乍一看和其他小包子無異,都是凍得帶霜的樣子。唯一不同的,是有一面上帶了個透明的針孔,這個針孔又細小,又無色,不仔細看,還真的看不出來。
但是下毒的人怎麽能保證這個包子會進李陽的口,而不是他老婆孩子的口呢?
除非只有李陽一個人吃這個小包子。
“把這個包子裝好帶走,其他包子各歸其位,放回原處。”一聲令下,就有人拿了個保鮮膜塑料袋小心翼翼裝上了這個包子,先前那個排查包子的人也把包子都整理好放回了包裝袋裏,重新合上了冰箱,幾人魚貫而出。
第二天早上,李陽的妻子熱包子的時候咦了一聲,“怎麽感覺少了一個包子?”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