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戰記 — 第 86 章 風起
就在楊虛彥灰飛煙滅的那一刻。
悲傷沼澤地區,某個幽暗深沉,卻極為空曠宏偉的巨大殿堂中。
這是個很廣闊的大殿,四周的牆壁之上,是無數栩栩如生的浮雕,那描述的是巨魔的文明成就,雄偉的金字塔、恢弘的神廟、巍峨的山間城市、還有無數的戰争,包括巨魔之間的,巨魔和卡多雷精靈的,巨魔和亞基蟲族的,甚至還有巨魔和水元素神靈的戰鬥!
殿堂在柔和明亮的翠綠色光芒映照下,顯得愈加幽靜神秘,而光源則是大殿中央的一個奇跡般的造物。
一枚足有三人高度的菱形水晶離地三尺,懸浮在殿堂的中心,整個水晶有着如翡翠一般碧綠的顏色,并且散放着柔和卻又無比清亮的光華!這枚巨大的水晶并不是冷冰冰的死物,反倒充滿了一種生命的流質,看起來就彷佛是活的一樣。
在水晶的邊上,一個全身包裹在黑袍中的神秘女子同樣懸浮在虛空中,雖然她戴着銀色的魔法面具,但那頭如瀑布流雲般筆直傾瀉下來的黑亮秀發、脖頸間白皙勝雪的肌膚,以及黑袍下充滿了驚心動魄曲線的妖嬈身軀,無一不在說明,這是一個極為動人的女子。
縱使身處在瑩亮的碧光之中,縱使被這光暈深深籠罩着,包圍着,但這個黑袍女子卻依然與這環境格格不入,那是種如同暗夜一樣的沉靜幽寂,彷佛随時随地都置身于無垠的黑暗之中,這黑暗是如此的純粹而深邃,不帶一絲一毫的邪惡氣息,就仿佛是最純粹的光的反面,而女子的身周更彷佛是化作了永夜的世界,夜的迷霧拒絕一切外來的打擾。
“殿下。”恭敬的聲音回蕩在幽靜的大殿,顯得分外清朗。來人是一個頗為俊朗的青年男子,無論是黑色的頭發和眼睛,還是皮膚和面容,都無不表明這是一個東方人。他的眼睛狹長而明亮,看起來神采奕奕。
“說吧,什麽事?”虛立在翠綠水晶之前的黑袍女子一絲未動,但沉靜而充滿魔力的聲音卻已經直接出現在來人的心中。這聲音是如此動人悅耳,但來人不但沒有沉醉其中,反而充滿了深深的警惕和戒懼。是啊,當別人的話語可以直入你的內心深處的時候,任是誰都不會喜歡,人總是有屬于自己的私人空間的,而心靈正是每個人最天然的禁區。
“楊虛彥死了。”
“那麽複活他吧,作為一個殺手,他還是相當優秀的。”無論青年喜不喜歡,神秘女子直入心靈的話語仍在繼續,雖然她的語氣似乎很平和,但仍是令青年深深感覺到其中的命令意味。
“但是……”
“但是什麽?我記得你靈魂之書中至少還留有二十格以上的位面能量吧?”
“并非是能量不足,而是楊虛彥保留在書中的生命印記不知是什麽緣故,突然消失了。”青年男子皺着眉,顯然他也很奇怪,從他晉級位面領主的最初,一直到現在可都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事情。這件事很嚴重,不過現在他還來不及細想。
消失?應該是從靈魂本源的角度被直接抹殺了吧?果然呢,靈魂之書所謂的生命印記複活,并不能絕對保證侍從永久不滅。頓了頓,被稱為殿下的黑袍女子問道:“這件事我已經知道了,那麽他最後的死亡地點是哪裏?”
“是叢林巨魔曾經的都城——祖爾格拉布,靈魂之書顯示,楊虛彥最後的出沒地點就是那裏。”
巨魔之都祖爾格拉布?能扼殺掉白銀中階的刺客,看來那裏有超乎想象的強大存在。是白銀高階,又或者……黑袍女子瞑目細思,好半響才繼續說道:“立刻開始城市之心的激活,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好的,公主殿下。”黑發的青年恭敬地答道,只不過誰也沒有看到他漆黑的眼睛深處一閃而逝的陰沉。
這個反客為主的魔女越來越強了,真是悔不當初!哼,這個驕傲的女人還真以為這裏是她的魔界嗎?魔族的公主又如何,總有一天要你匍匐在腳下。
青年惡狠狠的想着,臉上卻帶着溫和無害的微笑,轉身退下。
……
葉然站在竹樓的窗臺前,一頁頁地仔細翻看着手中的一冊古卷,古卷中的內容是從右到左,從上到下排列的,而所用的字體則是楷書,書寫者筆走龍蛇,卻又剛柔相濟,即使是葉然這樣不太懂書畫的人,也看得出來此人在書畫一道上造詣已經超凡脫俗。
卷中的內容洋洋灑灑,大多是關于陰陽之道的描述和思考,非是在古文方面浸淫多年的人難以得入此中奧妙。至少蘇珊自認是絕對看不懂,也無法理解的,即使她有語言卡的翻譯。畢竟,語言卡雖能翻譯文字、語言,但對于某些描述奧妙璇玑的形而上的理論,就很難深入淺出地翻譯了。
語言畢竟是用來“指代”和解釋事物的,而不等于事物本身。最明顯的例子,道就不可言說,即使勉強解釋了,那也是歪曲了的。
這卷古冊來自剛才那位煙消雲散的同胞,除此之外,尚有一柄青光閃耀的狹鋒長劍遺留下來,其所用材料絕不簡單,畢竟能在琉璃冰炎中安然無恙的兵器都是難得的珍品,且劍本身也很古樸雅致,頗令葉然歡喜。
收繳了這兩樣戰利品後,負責追捕的巨魔也“姍姍來遲”,葉然不鹹不淡地打發掉他們後,立刻回到了自己的竹樓中。
他直覺地明白,這本書很不簡單,在其封面上書寫着四個雄峻蒼勁的名字——“不死印法”!
此外,在書名邊上還有“石之軒”三字。
至此,任是再愚昧無知的人也知道,這本叫《不死印法》的古卷是由一個叫石之軒的人所著的。也許蘇珊不知道這個石之軒是誰,但葉然卻是知道的,雖然他并沒有仔細翻看過《大唐雙龍傳》這部長篇小說,不過大致上還是了解的。
石之軒,號稱“邪王”,身集魔門花間派和補天閣兩派之傳承。在他那個時代的江湖中,是最驚才絕豔的一位。沒有四大奇書,也沒有種種奇遇,他僅靠自身的智慧,融合了花間派與補天閣的極端相反的武學心法,以佛學義理中“不在此岸,不在彼岸,不在中間”的高深思想作為理論依據,又經過無數次生死之際的戰鬥終於創造出的一套不可思議的武功心法——不死印法。雖無宗師之名,卻有宗師之實,其氣魄雄心俱是魔門之冠。
輕撫着充滿墨香古韻的書卷,葉然似乎能感受到那位不世之枭雄的征天雄心和無上智慧,那是“舉世滔滔,誰能明白我心,放眼天下,何人不是敵手”的感慨。
這書卷上的一言一字,恐怕都是這位才華橫溢的豪傑親手所書的吧,畢竟他曾經是花間派的傳人,琴棋書畫無一不精。
“那麽剛才死去的又是誰?要重振大隋,又有父王。他應該是王孫。用劍、精通隐匿和刺殺……”葉然在思索中,回想和對比剛才的戰鬥情形,細細想來,那人的身份其實并不難猜,“應該是影子刺客楊虛彥了,廢太子楊勇之子,石之軒的弟子之一,補天閣的傳人。另外,他還是某個位面領主的侍從。唔,真是讨厭,似乎又有人盯上巨魔了,我想安穩地過日子,卻總有人不讓我好過……”
語言中,絲絲的森然自然流露出來。時至今日,葉然對敵的态度不在複雜,無關正義還是邪惡,反正誰不讓他好過,他就讓誰更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