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珊珊符佑霖 — 第 25 章
過了兩天, 消息就反饋過來了, 出事的并不是遲珊珊提供車牌號的那輛大巴車,而是另一輛大巴車。國安內部, 再次有人質疑遲珊珊是不是神婆,但相對的, 也有人開始相信遲珊珊的間諜說法, 認為他們的隊伍裏出現了一個間諜, 是這個間諜透露出的消息, 讓敵特換了一輛車來殘害。
遲珊珊第一反應,也是有間諜。所以她照例是讓楊荊把這次參與的人名字和上一次的比對, 結果楊荊說根本沒有重複的名單。處理灣灣事宜的,和處理安普拉國事宜的,根本不是一個組別的人。
這些往上, 就是比楊荊的級別還高了。那楊荊就是想做什麽, 也做不了。
遲珊珊這次回到過去,看這灣灣大巴車縱火事件, 燒毀的人不是一樣的人,但結果是一樣的,有人拍視頻, 有人姍姍來遲地救火,還有無數路過的車輛飛馳而過, 根本沒有停下來救一救的意思。這些人也太冷血了。
遲珊珊現在開始懷疑是不是高層有什麽不對了。她現在只有記住這個大巴車的車牌號和司機,再次用一個月換一天的比率回溯到了三天前,這次她提供了新的大巴車車牌號和一串新的間諜嫌疑人名單。
而遠在大洋彼岸的青年, 那位預言家薩米,則笑道:“她真厲害,連車牌號都能看到。”可惜,他也能看到車牌號,于是說道:“讓換一輛車吧。這輛車已經被盯上了。”
遲珊珊原以為這回還和上回一樣,能夠萬無一失了,誰知道第三輛大巴車出事了。
難道是新換的一批名單裏還有間諜?抑或是高層真的有問題?
遲珊珊找楊荊要了新的實施人員的名單,看下來,根本沒有和上一回重複的人。遲珊珊遲疑了,新換一批人的話,忠誠度總是比沒換的時候會高一些,這回三次還出事,會不會根本不是間諜的緣故?
但是她又想不出來還能是什麽緣故。
遲珊珊想來想去,一時沒能想到特別有效的方案來對付這暗中作祟的人,只好重複了上一次的行為又往回撥了三天時間,又把新的舊的受損傷車輛都交待了,還排除了舊的安保人員。沒想到的是,這次照樣還是有一輛汽車出事了。
這次這輛車出事之後,遲珊珊抱着一沓紙,坐在了沙發上。兩肩往下聳着,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手裏的紙有些卷曲,上面有的寫滿了字,有些只是畫了點符號,既不是用來寫,也不是拿來排查間諜,看不出來是做什麽用的。
她現在知道自己光是增添車牌號沒有用了,一輛作廢了,被國安救下了,還有另一輛等着會出事,在時間回溯不起作用的情況下,要怎麽才能阻止這起事故的發生?
遲珊珊深思過後,現在覺得不是間諜的問題了。恐怕是有別的緣故,才會導致自己每次都沒有抓住正确地車輛。——很可能是有人在她遞交名單和車牌號之後,更換了車輛。
遲珊珊整個人都焦慮了起來,遲珊珊雖然獲得了時間回溯的技能,但她從不認為自己是什麽特殊的人。時間回溯她能遇上,那很可能別人也能遇上,甚至還有一些預言系,也有可能出來幹擾決策。
遲珊珊雖然還不知道自己猜到了點子上,但是她既然有了這種猜測,就要去想應對措施了。敵人顯然是趁她做出決策之後,再做的應對措施,那麽自己可不可以把時間拖到他們沒法修改的時候,再告知真相呢?
遲珊珊如此想了一番,就打定主意這麽做了。
她又回到了三天前。先是遞交了最初那輛大巴車的消息,到得第二天,大巴車快要出事的時候,才又遞交了她第二回回去出事的大巴車車牌號,讓去救那輛大巴車。
這可忙壞了國安人員,他們原本拔除了一輛車的潛在險情,正要休息,忽然又接到命令,讓他們去排查另一輛車的險情。初秋的時節,忙得他們跑東跑西,大汗淋漓的。
這一次果然沒有再出事,第二輛大巴車成功救了下來。
遲珊珊心裏一面歡喜,一面又覺得果然對方是有了什麽高人坐鎮,才會讓自己消耗了一年的壽命才救下一車人來。
不過救人沒有值得與不值得之說,遲珊珊救下這車人之後,也是松了一口氣。如果她的預言不再準确,丢飯碗事小,不能為國效力事大。遲珊珊一點也不希望自己從江湖傳說變成江湖亂說。
遲珊珊心裏一放松下來,覺得這個藏在暗處的人也不是不能打敗,就問楊荊,“你們知道敵方是有什麽動靜嗎?”
楊荊很意外,因為遲珊珊從前是從不會問他們怎麽樣的,這也算一樁意外。楊荊如實說道:“西米國的特工跟灣灣的特工不是一個組織體系的。敵方有什麽異動,我們就不知道了。怎麽,有什麽不對嗎?”遲珊珊又不好告訴他自己遇到的難題,只好支支吾吾了一番掩飾過去。
不過她的這點變化,還是引起了重視,楊荊見她轉換話題轉得差不多了,又把話題拉扯了回來:“到底出了什麽事了?”
遲珊珊心裏不抱什麽希望,但想了想,還是覺得光靠自己解決不了這件事,于是說:“你們還是多關注一下敵人的動向吧。我總覺得有人跟我一樣,也許也能說出會出事的時間地點人物,所以對方才能幾次阻攔我。”遲珊珊一時嘴快,說了出來。
楊荊這下子嚴肅起來了,問遲珊珊:“幾次阻攔?你怎麽會有這種感覺?”
遲珊珊說:“我不是感覺,我是親身經歷。”說完這句話,遲珊珊有一種身上的秘密要揭開的釋然。
“親身經歷?這又是怎麽回事?”
“我,”遲珊珊遲疑地頓了頓,繼續說道,“我有時間回溯的能力,但是這次,我失敗了三次,回來了四次,才預言成功。”這個大問題,必須跟組織交待了。
<25>